郑大应该有很多人对经济、金融、投资有独到的见解啊,而这类的帖子却很少。
我来抛一下我认为的投资机会:比如,人民币汇率,我押注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至少20%@,多了不限)已经4个月,小股部队进去已经一年,一旦跳贬,收益必然可观。
黄金,黄金从年初至今已经上涨16%,目前在1210到1260之间来回波动,已经2个月了,我认为将在下周四美联储宣布不加息以后重新启动,看到1500
白银,今年来已累计上涨22%,最近两周涨幅超过10%,大有超过黄金之势。白银有工业用途,所以在中国公布开门红的数据之后暴涨。我15.6买,16.3卖,没有赶上这轮暴涨(最高到17.5,目前回到到16.9)
黄金白银的上涨逻辑,黄金白银具有货币属性,,在全球经济良好、各国央行信用良好的情况下,自然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但是在全球经济风险加大,各国央行货币滥发的背景下,黄金白银作为终极信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美国、中国的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将是黄金白银的上涨逻辑。
aaron119
2014/5/29 2:38:13
中国大环境,房地产、股市、汇率泡沫巨大,债务推动GDP的边际效用已经很小,泡沫破灭就在今年了。
MemoRizEs
2014/5/29 4:26:41
全球经济:一场大萧条不可避免,主要央行的货币工具已经用完了,再用就是负作用了。而这场堪比1929的大萧条是我看多黄金的终极逻辑。
jiejie523
2014/5/29 5:42:51
我目前的资产配置是重仓黄金,重仓美元,轻仓黄金股票
luqiangasd
2014/5/29 8:50:33
昨天美国公布不加息之后,黄金白天表现清淡,晚上加速上涨至1266,白银至17.5,单位都是美元/盎司,以1:1.5:1.5的比例来布局了中金黄金:金贵银业:中原高速,前两者是因为对黄金白银的看好,后者是因为财报公布后大跌6%,是很好的买入机会,市值低于净资产,地价天量,流动性好,股价有良好支撑,股东人数减少百分之十几,主力筹码集中之后可能要拉。
进一步等待黄金突破前期高点,进入新一轮牛市,我愿意相信这个时间点已经不远了。
抄底金贵银业,一股赚1.4,抄底中金黄金一股赚5毛,中原高速暂无明显收益。
shuawang
2014/5/29 14:46:57
高位盘整,黄金报1290左右,中金黄金,金贵银业,中原高速,全部大跌
黄金白银踌躇不前,股票转暴跌模式。黄金疯的时候,黄金股票没有疯,黄金踌躇不前,黄金股票就跟着大盘这个跌法,看不懂,也许我看多黄金的看法是对的,但据此炒作黄金股票是错的,影响黄金股票的因素太多,在黄金暴涨前,我就被玩死了
nizhaer
2014/5/29 20:03:36
由赚转赔,股票赔3800块,心里慌慌的。我是不是应该避险一下呢,等周五了再进去,或者等股票跌到2660了再进去,
黄金白银暴跌,必须从黄金白银股票中退出避避风头了。
本次股票交易以14.8元买入1000股金贵银业,后以15.2元加仓1000股,最后在5月10日,在市场暴跌下,以13.5元卖出清仓,金贵银业最低到达13.23的低位,卖出后金贵银业止跌,并在5月16日,上涨至15.3,而当日金价仅上涨1个多百分点,暴涨暴跌的被操纵的市场令我印象深刻!真他妈地日了狗了!
本次交易以10.99买入中金黄金,后在暴跌中,跌到10.53,卖出平仓。我的打算是在黄金白银的上涨趋势启动后再加入这一拨趋势。
在上涨的时候乐观,在暴跌的时候悲观,在股市投资上真幼稚,真傻逼
scholar
2014/5/30 17:59:31
黄金衍生品市场是一个明显的泡沫市场,如果国际投行,炒家要控制黄金的价格不要过快上涨,就可以创造更多的黄金衍生品,起到的作用就是扩大了黄金的供给,压低了黄金的价格,但是黄金衍生品的数量可能十倍于黄金,当所有人都要求提取黄金实物的时候,这个市场就会崩溃,实物黄金的价格就会疯涨。
储金证,十七十八世纪的把戏,现在依然在玩
bilyboy333
2014/5/30 20:18:45
卖掉金贵银业和中金黄金是投资生涯的最大败笔,金贵银业涨了一倍,中金黄金涨了40%
575902499
2014/5/30 22:27:43
沪深股市的核心是什么?最主要是为融资服务的,股市的建立伊始就是为了国企脱困。这多年来,并没有多少改变,中心还是融资。到现在,融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平滑经济增长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之二依旧是为国企脱困解困。
发展房地产的目的是什么?这个话题比较难以界定。如果是严控货币信用状态下的发展,自然是以解决居民的居住条件为核心。但是,如果在房屋过剩条件下通过不断增发货币、行政政策推动等手段炒作房屋,就是以税收为核心,这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和各种交易环节的税费,也就是说,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在此,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界定方式。但无论怎么界定,为了财政增收都是主要的目的之一,这无可否认。
前面说过,以土地出让为中心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了,源于最近两年管理层已经使尽了货币政策、行政政策等各种手段,但除了北山广深和部分热点的二线城市之外,效果有限。这个有限主要说的是对财政的贡献能力已经有限,这从各地不断暴露出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进而威胁到地方工资发放的报道中可以表现出来。如今的时期,必须开发新的财源,财政收入向存量转移的趋势不可改变。
前面也说过,未来,中心城市的高资产净值人群必定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贡献更多的税收。昨日既有报道,《财政部长楼继伟:义无反顾地推进房产税制改革》: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今日在2016年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应该积极推动这两者改革,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正式推出(方案),主要是受制于信息征集能力弱以及利益调整阻碍。“只要是真正的税收再分配,就会受到真正的阻碍,但我们义无反顾地要做。”
今年两会上,楼部长就曾经提到过相关的话题,为何这种法律制定的决策性话题都由财政部长发出?根源在于他最清楚财政所面临的压力,财政系统也就成为推动这些改革的动力之源,因为掌管钱袋子的人更清楚,没有收入就无法支撑支出。
一些朋友质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解决部分财政收入的问题,是的,但解决的能力很有限。土地大规模流转必定伴随土地大规模兼并,这个含义谁都很清楚,必定带来严重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这样做的结局都历历在目;其次,土地财政的规模太庞大,并不仅仅涉及到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交易环节的税费问题,还涉及到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建筑装潢等很 多行业,仅仅依靠土地流转根本无法弥补如此巨大的财政缺口;第三,如果用大量发行货币的手段,实现土地流转,相当于继续做大货币池子,在制造业等其它产业持续受到挤压、国际收支严峻地情况下,汇率的压力将更大,到目前为止,谁敢彻底放弃汇率?这个严重性不言而喻。
所以,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之后,将税收的主要压力转移到高资产净值人群身上,这是不可改变的,高资产净值人群也主要包括存量和增量:其一是现有资产净值比较高的,这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上;其二自然是收入比较高的(这部分人可以购置更多的资产)。所以,房产税改革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楼部长谈论的重要话题,两个方面实际是一个内容。
这将是历史性的改变,过去近20年,土地财政一直支撑着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地方主要是土地出让金项目,中央是土地增值税、钢铁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增值税等,这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的问题,是国家财政的问题。个人愚见,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将带来资产价格的趋势性改变。
另外一类资产就是股市。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中海油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油发展)IPO招股说明书,拟筹资3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偿还借款及银行贷款。海油发展的相关经营数据,分析师已经分析的很透彻,无需在此讨论。今天,广大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国企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着在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的难度不断加大,利率上升,这些企业的困境在不断深入,海油发展的上市是否意味着股市再次回归为国企解困为核心?个人认为是的,这意味着很多国企将采取分拆上市、配股等手段逐步进场融资,这将逐渐带来股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未来,很可能会牵引股市再下台阶,只不过股市的投机资金需要一个流动性耗尽的过程而已。
上述问题是股市和房市两个点的问题,这是中国资产价格的核心部分。
从面上来看,今年是气候的大灾之年,水灾不仅非常严重,而且波及的范围非常广,几乎波及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冬季,很可能还会面临冷冬、雪灾和旱灾,这对通胀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人民币今年以来的贬值已经非常明显,当国际农产品价格稳定之后,一定会推动国内的通胀(这一样有一个滞后期)。当通胀上行明显之后,央行放水就受到制约(甚至开启收缩),就会放大资产价格的压力。
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很可能面临资产价格方面的重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