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论坛研友区 → 17年考教育学研究生的小孩们,你不是一个人
查看完整版本:17年考教育学研究生的小孩们,你不是一个人
2017/6/7 8:26:01

一楼



2017/6/7 9:48:04

考研倒计时116天,你在干什么



2017/6/7 13:55:31

我是15年考上教育学研究生的学姐,下面谈谈我的教育学复习经验,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专业课:教育学考研学硕一共考5科: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共300分的专业课。题型分为:选择题、简答、论述、材料分析。关于复习:教育学311比较重视基础,所以一定得打好基础,前期复习要仔细看书,完完整整的看书,每一个小知识点都要仔细看,(因为311这几年的考题偏重于小知识点的考察,)边看边理解,若看完一遍没有完全理解,再继续看。一定要做到理解,建议大家先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大框架,再从微观上向里面填充小知识点,前期复习一定不要着急背诵,不理解就背诵的话效果并不好,(我有一个研友也是考教育学,很着急复习进度,刚开始就背诵,结果很难记住)仔细看完理解之后可以开始做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做简单选择题一是为了查缺补漏,看看自己哪些知识点没有复习到,二是为了检查自己这一遍看书理解的情况。做完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看一遍书。然后就可以进入记忆背诵阶段了,把握好时间,一遍一遍的背诵,不要着急背的遍数,要做到背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选择题的知识点多看看,做到会选就可以,主观题的话要理解着背诵。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分值高,需要适当多花一些时间。后期背诵要和做题结合在一起,需要适当做一些难度大点的题,检验自己的背诵情况。通过做题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最后才能有重点的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再一遍遍的背诵,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只有形成知识框架,才有利于最后做主观题。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加,150 8477 034



2017/6/7 15:14:44

教育学考研6大误区,你的复习亮红灯了吗?



2017/6/7 16:23:43

误区一:“教育事件人物,一章一节过关。”   
“中外教育史”犹如一座大碉堡。学科的知识点不仅包括有众多的教育家、教育文件、教育事件,而且在考试中还很容易出现一些大而化之的相关论述题,另外还有专注考查细节问题的选择题,复习起来难度极大,不少同学尽管花了苦功,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好。   
四川大学的小林开始信心满满的进行教育史复习,复习思路打算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代”,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攻克知识点。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可是当他复习完中国近代教育,开始复习中国现代教育的时候,却发现最开始复习中国古代教育已经记忆模糊了。于是改变学习方法,开始背诵,又从中国古代教育开始,足足花了一个月才勉强把中国古代教育史背得比较熟,但这样一来复习时间又不够了,于是小林加快背诵的速度,吃了不少苦头,等教育史全部背完,还是发现一些细节知识忘记了。考试临近,小林还发现自己不是把荀子的思想说成是孟子的思想就是把唐朝的制度当成宋朝的制度。   
备考提示:中外很多教育家的思想彼此有融合点,很容易混淆。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比较杂,需要理清层次。先说外国教育史,外国的教育家比较多,对于我们相对陌生,而且人名和各自的教育模式都不好记忆,这就需要花时间死记硬背。但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形成体系的,因为有什么样的思想,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因此可以把他们的思想用一条线窜起来,只要想到第一点,后面的就跟着出来了,尤其是他思想里最突出的部分一定要记牢。对于中国教育史,所涉及的教育家我们多少都些了解些,重要的是区别开来。比如中国教育史我们可以区分成中国教育制度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制度就可以挖掘出科举史,私学史,书院史……,思想就可以分为人物和作品,而人物有可以分别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学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历史影响……各个层面来进行列表比较对比记忆。整理完后,每隔一段时间温习一下,也许又产生了新的复习思路。



2017/6/7 20:44:28

你好,你报了考研班吗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