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房、修炼
年轻人的钱和房以及个人的价值@愤青&老罗 感谢大咖的分享!小鄂略有感触
“对于你们这一代,如果你没有能力去创业,最好的办法是买房,但是千万不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是罗胖说的,我个人就会翻译成如果买了个房安心住下去还贷的话,那么这套房子的价值就已不再了。
刚一听这个说法简单明了,对胖子说话的真实性再加一分,因为房子是用来流通的,如果你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注定贫苦一生。特别是对于如今的郑州,如果你不把房子当房子看,从社会市场钱的本质来看,这个钱分就为辛苦钱和泡沫钱,辛苦钱赚的是社会的平均利润,泡沫钱才是大钱。大家看,一个股票如果不泡沫化了,那最多就是赚分红的钱,那是稳定利润,而只有被资本看上了,让他的股价远远超过他实际有的价值的时候,你才能赚到所谓股权的差价,然后才会有所谓的大钱的机会。其实本质来看,一只股票十块钱和一百块钱,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肯定不会有十倍的差价,变化的只是投资他的人的预期而已。所以,只有泡沫来了,才能让价格产生巨变,你才能有机会转到其中的高额背离带来的泡沫钱,这个才是大钱。房地产其实也一样,一套房子十年前卖2000元/平和现在卖20000元/平,本身都是居住功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带来的价格变化却是十倍甚至更高,那就说明只有价格和价值背离了,你才能赚到大钱。就像郑州现在的房价市场一样,你说它在背离价值吗?老百姓就说它是在升值,这不就是钱吗?在郑州排了一个月的开发商的号贩子都能一个月挣几十万,这几乎是零成本创业了,但是说你敢吗?这是钱背离实际市场滋生出来的价值,这从表面似乎给很多年轻人浮夸的梦想产生了矛盾,其实也不然,但你为什么不认为这也是资本的体现呢。
福尔摩斯先生
2016/12/19 10:50:27
当然不同年纪人的资产价值体现也是不同的,就像对于不同时期的资产它也是有价值区分的,郑州体现的尤其明显,有人把过去三十年简单做了个分类,他说可以分为三个大周期。前20年,也就是80年代到2000年这二十年,是劳动赚钱的时代,那时候出卖劳动力是可以赚钱的。因为物资贫乏,我自己小时候(95-00年)跟姐姐卖冰棍,五分钱进来,卖一毛五,三倍的毛利,很丰厚了。那个年代,肯干点的人都能赚钱。很多万元户都是跑运输的,家家户户都能赚钱。那个年代,越勤奋,越辛苦,赚钱越多。而到了2000年以后,则是靠资产升值的年代。银行业不断地进入货币扩张的阶段,钱越来越多,最后就往资产泡沫化的方向走。这时候,你发现大量的资产大幅升值,最终的结果就是努力勤奋已经不赚钱了,关键是依赖资产升值赚钱。你再勤奋再努力,不如买一套房子划算,所以过去十年出现很多所谓的悲剧故事,很多人很勤奋努力的把自己家房子卖了去做实业,头发熬白,最后终于把自己当年卖掉的房子给买回来了。回头看这个十年,其实你啥事情都不用做,买房子就行了。02年开始计划买房子的话,差不多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十倍以上回报,算上五倍杠杆的话,基本上就是五十倍回报。很多人勤奋努力工作一辈子,也没有这个时候买一套房子赚的钱多,这就是现实。你把时代演变的周期放到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周期上来看的话,也可以体现的很生动。郑州带给这么多代人的可不光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