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6年进入郑州大学计算机系学习,1990年毕业,至今已毕业25年了。虽然时过境迁,但每每想起当年在郑大习武的情景,仍如昨天的事情。稍有闲暇,将我当年习武及习武至今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现发至母校论坛,供校友们批评指正。如违反站规,请站务删除。
谢谢!
我师从现居东莞的郑州大学教授石崇英练习杨氏太极拳、马派八卦掌和形意拳已经26年了。回想自己的习武经历,常常会问自己:练武这么苦,我到底为什么要练武?
是啊!我为什么要练武呢?
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在那个年代,农村的娱乐生活很少,冬天农活少的时候,偶尔会来个说大鼓书的讲讲古,村里有个说书艺人,平时总是到外地说书挣钱,秋收后为了让生产队给分些粮食、芝麻叶之类的蔬菜,就在村里说书,连说一个月,有一年大概讲的是白眉大侠徐良打擂,情节大概是徐良碰到一个老道,先文比,就是互打三拳,徐良第一拳给弹出去了,第二拳被老道腹部吸住了,第三拳给握住手跪下了。当时年少,只记住了情节,不明白更多的事情,但内心对于武功的崇拜已深深地扎下了根。
上小学时,总是受邻村同学的欺负,因为体弱多病,基本上没赢过人家。上初中时,同村的一个同学小九和我关系比较好,他经常带着匕首或飞刀,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往两旁的树上扎,我也跟着练过一段时间飞刀,也没练出来,总的感觉就是方向不好把握,有时扎到树上又给弹了回来,很是危险。匕首比较长,拐到腰里不舒服,也容易露出来,被老师发现了是要受批评的。又过了一段时间,小九拿了一本《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书,我们照着书看,比划来比划去,就是学不像,不得不放弃了。
初中三年级,我到乡中心学校读书,同班关系较好的小安会武术,家传大洪拳,打得虎虎生风。我想学,可惜他不教,偶尔夜晚对练一下,觉得招式和实战完全不一样,我们设计好的招式,他一拳打来,我举手格挡,可惜不好用,我嘴上挨了一拳。于是到镇上买了一本七星拳的书,照着书硬上学完了,到现在还知道里泼脚、外泼脚、猛虎跳涧等招式。不过学归学,只是花拳绣腿,没什么功夫。
一上高中,就没时间想功夫这些事情了。直到上了大学,才有缘拜石崇英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国内家拳功夫。
说起和师父的认识,也比较曲折。刚上大学不久,班里一个同学练武,问他练的是什么,他说是形意拳;问他跟谁学的,他说跟外面公园里一个老头。我心想在校外,不太方便,没再多问。到大二时,班里另一个同学王正伟也练拳,问他练什么的,他说是太极拳;当时我对太极拳没什么好印象,只是觉得它是老头老太太健身用的拳,软绵绵的,打起来能有什么用?
我们宿舍是桥牌之家、围棋之家,班里的男生都爱围在我们宿舍下棋打牌,一次王正伟又到我们宿舍下围棋,我给他指棋,说他那一步下错了,他不让,于是他右手抬起来挡着我,左手下着围棋,我上下左右地掰他的右手,结果掰不动近不了身,当时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觉得他练的太极拳可能和别人练的不一样,是有真功夫的。一次,刚上完武术课,教我武术的是徐老师,我说他的太极拳打得好,如行云流水,他说他自己打得不行,教研室石崇英老师的拳打得好,是真功夫。他这话又让我对石老师印象加深了一步。
当时对武功的向往一直很强烈,喜欢能打的武功,于是报了校武协组织的散打班,学费大概是50元一期,我当时的生活费是每月25元,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挤出50元报了散打班。散打班第一节课,俯卧撑、高抬膝跑、马步冲拳等,做了一会儿我就脸色发白,气都喘不上来,因为高中时苦读,神经衰弱、胃溃疡,生冷酸辣皆不能吃。好在散打教练人很好,一看我的样子,就说散打需要先天身体条件好,先天身体条件不好的,就把钱退了吧,学点别的。我想了想,当天晚上就把学费要了回来。
buddapest
2016/9/13 11:34:34
学费要回来之后,就想起王正伟练的太极拳,于是让他领着找石崇英老师,说明想拜他为师练习武功的意思,当时快到1988年元旦了,石老师说再等等,过完春节再说吧!我不明白石老是什么意思,是没看上我还是考验考验我呢?
就这么忐忑中过完了春节,寒假刚开学,我就催着王正伟带我拜师。这次石老师很爽快,就答应收我为徒了,提了两点要求:1、学费每月20元,不教学费就算和师父断绝师徒关系了。2、本门功法非入门弟子不传,自己老婆孩子不经师父同意都不能传。我点头应允。然后师父教了几个功法,说了要领和心法,我就走了。紧接着一个月,我就按照师父教我的要领和心法苦练,每次不间断一小时,有时每天练两小时,有时每天练一小时。刚开始那一两个月真是难熬,练功如同上刑,感觉煞是难受。
刚过一个月,师父主动把我叫过去,给我纠正了一下动作,又教了些要领,说了些注意事项,我又苦练起来。当时和我一起练功的有十多个师兄弟,开始在理科区果树林,后来到理科区操场的大树下,大对下到处都是我们练功留下的土坑。有一次师兄弟说站桩难练,最多站五六分钟,我心想练别的功那么难熬,我都能连续练一小时,站桩应该也可以。有一天下午,在师父身边我开始站混元桩,站到十分钟后,混身已是汗流浃背,半小时后混身像爬满小虫,咬牙坚持站够一小时后,混身像散了架似的,上宿舍楼都得用双手抱着大腿。第二天我又咬牙坚持连续站了一小时桩,师父夸我了不起,但同时说不提畅这么站,咱门里别的功法比站桩更好,应该多练练别的。从那以后到现在二十多年里,我再也没连续站过那么长时间的桩了。
huabo85
2016/9/13 15:21:31
理科的学生作业多,晚自习也要熬到十点半左右才能做完。开始时我每天早晨练或者晚饭前练,后来看师兄弟们晚上睡觉前也练,我也就增加了时间。一天晚上10点左右,我在理科区操场单杠双杠附近练功,练的有半小时后,过来一对谈恋爱的男女,男的看我在练功,拉着女的要到别的地方,女的说:“没事,就在这儿吧。”于是女的在高低杠那压腿,男的给女的纠正动作,在女的身上摸来摸去。当时我想:我避让一下吧,到别的地方练。又一想,不对,是我先在这儿练功的,不论什么事都有个先来后到,我不能走。于是我坚持在原地练功,那对男女在高低杠边缠绵了20分钟左右,看我一直不走,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才拉着手到操场边的草地上去了。
cuiyiyan
2016/9/13 17:20:14
1989年的时候,练功受了些影响,暑假回到老家,因为农村的环境,也没怎么练习。在农村老家,一天上午我蹲在路边发愣,一个小孩拿着竹杆,七、八岁的样子,可能常年在外上学的原因吧,村里的小孩都不认识我,这个小孩拿着竹杆就往我身上打,我下意识左手往上一抬,竹杆断裂了,跟着孩子的大人立即把孩子拉走了。我当时不是恼恨,而是有些欣慰,心想才练半年的功夫,手臂就有如此威力吗?不会是竹杆太脆弱的原因吧!
练了半年多,我的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高中时因学习太用功且营养跟不上得了神经衰弱,还有胃溃疡,生冷酸辣皆不能食。夏天在郑大理科食堂里,看见别人喝冰啤酒,自己馋得不行,就买了一碗,喝过胃里难受两天。跟随师父习武半年后,神经衰弱的毛病彻底好了,胃溃疡也不见了,饭量大增,最多时一顿吃4个馒头、1碗菜和两碗稀饭。毕业后的1991年,我跟电视台的杜师兄练完功从郑大回来,跑到花园路集贸市场(后拆除)的杨记拉面馆,每人吃了两大碗拉面,连汤都没剩下。现在想起来,还很是惊讶于那时的饭量。除了饭量大增,时年22岁的我身高也开始往上长,到大学毕业时,习武一年半我身高长的有4厘米!后来我经常在师父面前提这件事,师父笑说:“别那么神化咱们的功夫。”我每次都坚定地说是我的亲身经历,绝对没有半点神化的成分。
暑假开学,动乱结束,接着开始整顿,练功受些影响,但不是太大,原来每天练一小时,后来看有些师兄每天练两小时,于是我也跟着增加时间,反正大学里的时间是充裕的。等到冬天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劲通到胯了,只是怎么也上不去。冬天上课的时候,往课桌上一坐,会有气贴背出上达于肩的感觉,只是怎么也过不了肩。练完功两手发痒,痒了就一个跟步往树上捶,或者一个跟步往墙上捶。
x7927498
2016/9/13 20:08:42
当时自我感觉不到有功夫,在武功上也没什么信心,有人找我事了我尽量躲。和我一起吃饭一起练功的田师兄,身高体重和我差不多,师兄弟们一起玩的时候,他让我双手抬他一只手,我怎么也抬不动,他一使劲却把我压坐地上了。我十分惊讶,问他练的是什么功夫,他说是大力金刚功。我向他学习,他不教,说师父的东西比大力金刚功好,大力金刚功练了伤身,整天浑身酸软,整天想睡觉,还是练咱们的内功吧。后来见大师兄和他玩推手,他的确不是大师兄的对手,我就觉得可能真是本门的内功较好,于是断了同时向他学大力金刚功的念头。
田师兄和我性格不一样,遇到找上门惹事的从来不怕。有一次他骑车带着我到凤凰影院看电影,被另一个一米八多大个子骑车撞着了,田师兄下车就拦着他,非让他道歉不行。我见状劝田师兄算了,走吧,田师兄坚持让对方道歉,最后大个子道了个歉,在我的劝说下田师兄才走。我后来说他那么大个子,你不怕打不过他吗?田师兄说他班里比那人高的壮的好几个,都被他打怕了,我当时心里对田师兄佩服极了。
1990年上半年,因为练拳的地方在理科区操场的大树下,经常会有些人看我们师兄弟练功,有些人赞许,也有些人嗤之以鼻,中间不乏挑战者,有挑战我大师兄的,大部分是挑战师父石崇英的,因为我们入门晚练功时间短,没法代替师父出战,只有在旁边看的份儿。我亲眼见的挑战有四五起吧,其中以一个很壮实的学生挑战最为精彩,据说这个学生是学校体育运动方面的健将,我暂称他为某生吧。当时我们正在练功,某生来到我们拳场,问石老师你教徒弟练这些东西能不能打?石老师说能打,于是说要试试。因为某生见过别人打石老师胸腹部,他提出也想打打,石老师同意了,于是石老师单腿立地,另一腿盘于立腿腿弯处,某生于三米外冲过来照石老师腹部就是一拳,石老师纹丝没动,某生后退四五步;某生第二次又冲过去,这次力度更大,结果弹出去的也更远,因没有用尺子量,也怕有些喷子咬文嚼字,具体多远就不说了,后退了八九步才停下来。第三次某生卯足了劲,使劲全力,朝石老师腹部下方打去,不知石老师用的什么办法,只见某生单腿跪地,然后站起来一手握着另一个手腕走到人群的边缘。当时石老师问他还打不打?他摇摇头说不打了,握住手腕了。石老师问他想不想体验一下被打是什么感觉,某生摇摇头扭身就走。我看到这场景,心想,这不就是小时侯说书艺人说的中国功夫吗?看来传说中的中国功夫真的存在啊!
hxhxdod
2016/9/13 20:08:56
哇塞
我们师兄弟中,也有人对门里功法怀疑过,偶尔会有师兄弟问石老师,这么练能练成和他一样的功夫吗?石老师坚定地说能,他的功夫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有些师兄弟还不死心,让石老师打一下试试内家拳的穿透力,石老师单掌按在试者胸口,手臂伸直,掌力轻轻一吐,试者便脸色通红捂着胸口就走。石老师见我在旁边,问我试不试,我说不试,我十分相信,从不怀疑老师。提疑问的人多了,石老师就说,过去的师父保守,入门几年都不教真功夫,现在一入门就教真功夫,你们反倒把真金当成土坷垃了,真让人伤心啊!
有个花絮值得说一下,当时在大学练功的时候,比我晚入门三个月的常师弟,练过两年梅花拳,从外省考到我校研究生,一入门我就和他推手试劲,结果试了个平手。我问师父,为什么我比他早练三个月,却推了个平手呢?师父说,梅花拳是外拳内练,很注重桩功,虽然你早练了三个月,下盘功夫也不一定有他的好,能推个平手就算不错的了。后来常师弟到北京工作,就失去了联系。
习武见闻,有见有闻。师父的功夫,听师兄说了不少。因师父是教留学生武术的,当时少林寺电影上映不久,社会上掀起一股习武热潮,校园里的留学生对神秘的中国功夫也十分向往,一听说要上太极拳课,外国留学生跃跃欲试,有个美国留学生问:“太极拳能打人吗?”师父说可以试试。于是美国留学生滑着拳击步一个直拳打了过来,师父身形一动顺步手右剑指戳住了留学生长满黑毛的胸口,被内家拳的透劲戳中胸口,美国留学生疼得哇哇直叫。
ruiyufj
2016/9/13 23:16:38
有一次夏天的中午,刚刚午休过的师父上留学生武术课,两个日本留学生用日语嘀嘀咕咕一阵后,趁师父不备,一左一右抱住师父的两条腿,师父一惊,迅速左转左拧飞起一个,右转右拧又飞起一个,两个日本留学生坐地上半天方才起来。这两个日本人后来拜石老师为师,后来还多次邀请师父到日本游览教学。以后其中一个日本人还经常到郑州找师父,去年夏天还到郑州住了一周继续学习呢。而那个美国人也想学中国功夫,师父说师徒关系要每年交钱,当时的学费是每月5元每年60元,美国留学生摇头说“no!”不可以这样,他愿意每小时付30美元,学一小时付一小时的钱,不学就不付钱。想想美国人数学真的不好,按当时的汇率,30美元相当于260元人民币,随便学到留学毕业,够付一辈子师父费的了,数学不好害死人啊!当然这是玩笑话,西方人的思维就是这样,按时付费,不像中国人讲究师徒情份,讲究传承有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然,也笑不得他。
当年跟着石老师学拳的还有李保华值得一提,我拜师时他已经到北京读研,180多的身高,功夫练得极好,是个武痴。我刚拜师时他给师父写信,汇报在北京和大成拳比武的经过,我们听着,对李师兄充满了崇拜之情。我在校时他回来看师父一回,打崩拳时感觉到地动山摇,功力十分了得!看他练功、打拳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喜欢实战,闲暇之余就到处公园里找人切磋,后来遇到马贵派八卦掌传人,拜其为师,专习马贵派八卦掌,武功修为很高,现已失去联系多年,据说目前在国外教马贵派八卦掌。
I1000chi
2016/9/14 3:24:04
1989年春天,我刚拜师时间不长,中文系一个练硬气功的拜石老师学习内家拳,入门第一课教站桩,他总是拿硬气功的要领说事,三番两次的,师父就有点不耐烦。接着他说他的硬气功如何如何厉害,在街上和人打架,只右臂一个斜飞,便能把对方打倒。又说他的硬气功练得多好多好,随便打没事。师父有点生气,就说我来打打,那师弟站好,师父轻轻一掌打在他胸上,他脸瞬间红透,师父又轻轻打了一拳,那师弟捂着胸部看着我们说:“幸亏我硬气功练得好,要是你们肯定受不了!”我心想我们早就知道受不了,所以压根不试更不吹自己练得有多好,呵呵。接着,师父站着不动,让那师弟用右臂斜飞打他,那师弟刚一打上,自己却弹了出去。后来又试试了胳臂的硬度,最后的结果,那位师弟双臂通红,满脸通红,师父像没事人一样。可能这件事引起师父的反感,后来就没再教他,那师弟又继续练他的硬气功去了。
1990年,大学要毕业了,要跑工作的事,练功时断时续。直到6月初才算把工作定下来。马上就要毕业了,同学们大都依依不舍,结果有一天我却和隔壁的王同学因一事吵起来了,在他的宿舍,吵了半天也没什么结果,他宿舍的刘同学说别吵了就双手按我腹部往外推,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功夫,只是觉得刘同学在拉偏架,有点不服气,心想你推我出去我偏不出去,但刘同学身高体重都比我大,又身子往前倾着推我,眼看我顶不住了,就身子稍微右转,双手搭着他的双手一使劲,只见刘同学双脚离地腾空后飞坐到自己床上了,脸色发白,愣了半响,一摆手说我不管你们的事了,你们接着吵吧!我也觉得不好意识,说了两句就退出来了。
当时误打误撞把刘同学放飞这一幕,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很多年我们师兄弟玩推手时,也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场景。我想当时可能刘同学是真的拉偏架,真的想把我往外推,我呢,也想试一下自己的练功成效,真的不想被他推走,真打真推才出现那么一个好的效果。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知道自己真的有功夫了。
虽然有功夫了,但当时还真不知道怎么用,在武功上的自信还没建立起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一家企业工作,任车间主任。厂里的工人组成分为两大块,一是领导干部的孩子,二是厂里子弟。女职工还好些,大多安分守己,男职工不少都进过局子,有的二进宫三进宫了,那个时间法治不健全,打个人捅个人花点钱就捞出来了。有些在厂里被打了,下班后叫一群社会渣子把打人者暴打一顿,有些工人对领导有怨气,半夜拿砖头砸领导家的玻璃,什么样的坏事都能干出来。厂里就我一个大学生,除了上述两类人,还有一类是临时工,他们最安分,什么重活累活都干,拿的工资还最少。我刚毕业就当车间主任,引来一些人的不满,手下有个李混混就是一个二进宫的人。有一天晚上要加班,我通知他来,谁知上级临时有变,让他等得久了,他就出去喝了点酒找我的事,趁别人不在,一拳向我打来,我左手一接右手一合,把他双手压住,因为我是他的领导,又刚毕业,怕惹出事端,想让他知难而退就算了。没想到他脚下踢我一下,我怕他起脚就使劲把他往下压,我在他胸前捣了一捶,再往下一压,他坐到地上了。趁此机会我离开车间,想等他酒醒再说。第二天听说李混混拿着板砖跑到业务主任家,把业务主任家的玻璃砸碎了好几块,直到厂里书记过来他才酒醒。
经历这事以后,我对功夫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光有功夫不行,还得会用,光会用不行,还得心狠,没有杀人心,难有杀人技。用可以练,杀人的心却真的没有,慢慢来吧。因为厂里工作任务较重,每天上完班就想往床上躺,练起功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比在学校差远了。之后结婚,生活压力陡增,农村出身的,毕业时就一箱子书,家徒四壁。一个人时怎么都能凑合,结婚后就不行了,既要养父母又要养家,经济上十分拮据。当时我的月工资是87.5元,每月给师父的学费是20元,一年一交,几乎年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要用来交学费,加上工作实在太忙,经常加班,下班就不想动,迫于各种压力,无奈之下中断了练武。
大概1997年的秋天吧,我带着儿子到紫荆山公园去滑冰,儿子进场滑,我在外面没事,就到公园里闲逛,恰好在西边的山顶遇到了师弟周春阳。春阳师弟正和一个人在聊天,一看见我,立即热情地迎上来,给旁边的人介绍我,说我是他师兄,我和那人握了握手,我就称他为L吧,当时也没问他姓名。春阳师弟说L在郑州当保安,也喜欢武术,让我和他推手玩玩。我和他一搭手,感觉他劲很大,我硬顶了一下,马上平圆化掉然后卡住他中线往前推,他越使劲越往后退,转了一圈他就停了下来,说:“你们门里的劲怎么都这么硬啊!”我说:“一个师父教的,练法都一样,出来的劲当然差不多。”又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之前和陶师兄也玩过,昆明人,练过12年的形意拳,然后给我和春阳师弟表演了几趟形意拳。我看了看,拳打得不错,只是根上没劲,但也不能随便说人家的问题,于是夸了他几句拳打得好,就回去看儿子滑冰去了。
和师父中断联系7年左右,因没有交学费,也不好意思见师父,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练练功。因没有好的场地,有时就在马路边上练,练功没有打套路好看,别人也看不懂。有一天早上我正在练功,从左侧走过来3个年轻人,看了看我,说这瞎练什么的啊!我一拳就能把他打倒,我听了有想上去动手的冲动,但转念一想,就平静下来,继续练功了。狮子幼年时是斗不过成年野狗的,等我练成了再让你们知道我练的是什么。有时候早晨起个大早练,一次早晨我起得特别早,月亮已经西坠,几颗星星点缀在天边。我放松身体,放空思想,意念汲取天地日月星辰之灵气,默念着十三势行功心解练功,不断调整身体以符合要领,一个小时练完,满口生津,周身顺遂,神舒体泰,那感觉真如得道成仙一般。此后又练很多次,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
此后断断续续地练,经常会梦到师父,有时做梦会梦到自己正在练功,有时梦到和师兄弟推手。直到1999年7月,我搬了家,一切都安定下来,经济条件也好些了,我才又继续练功,找到师父把以前的学费补齐,重新续上师徒关系。此后断断续续地练,经常会梦到师父,有时做梦会梦到自己正在练功,有时梦到和师兄弟推手。直到1999年7月,我搬了家,一切都安定下来,经济条件也好些了,我才又继续练功,找到师父把以前的学费补齐,重新续上师徒关系。
重新入师门之后,还是埋头练功夫,太极八卦形意一个套路都不会。广场西南角是一群练某某太极的,其中小朱是我老乡,理发的,有一天练完了闲聊,攀起了老乡,熟悉起来。他问我整天在这练,练的是什么拳啊?我说太极,他说咱们试试劲,我就伸手试了试,他身高体重均超过我,却输了。此后他继续练他的某某太极,我继续练我的功。后来有个180多身高天生神力的某Z,和我试劲,他也输了;又提出和我散手,他一拳打来,我一个步法上去左臂切着他的右臂左拳点到他右脸上,我的意思是点到为止,没有真打,没想到他继续走劲蹭着我的下嘴唇了,还说我给挠痒一样有什么用?我真的无语了,但同时也明白了如果有人提出散手是一定不能手下留情的,对付高个子,步法上去打其章门穴;对付低个子,步法上去打其耳后,一下解决问题就是了。不过此君很有趣,跟着别人刚学会一套太极拳,就自立门派,对外称是家传的太极拳,用少林拳的打法打他刚学的太极,有人和他试一般还赢不了他,他天生神力嘛!后来在某某广场见他带一个徒弟练拳,我本不坏人家的事,但这样看他徒弟受骗也于心不忍,就点化他徒弟几句,不知他们现在如何。天生的力量不可复制,可复制的才科学,师父这么练得真功夫了,徒弟这么练也能得真功夫,这种练法才是科学的。
接下来说一下被我领入门的赵师弟,1999年他部队刚转业,也是武痴级别的,在部队学过散打,精通擒拿格斗,但转业后喜欢太极,在郑州公园里到处找,一说他的经历人家都不教他。他转业后租的房子离明鸿新城近,因此也在同一个广场练拳,他跟着小朱一起学某某太极拳,某某太极拳打得的确很好看,他也准备拜师跟着学,一天练完拳,他和小朱说起来学拳的事,小朱指着广场东南角的我说我有功夫,赵师弟就找到我,说切磋切磋,我说虽然我拜师学了十年了,可什么套路都不会,更没学散手,赵师弟说不试别的,就试劲。我说行,赵师弟要高我半头,当时重我至少20多斤,我让他使最大的劲,把全身的重量都压上,他双手压在我双手上,我推着他像走路一样转了一圈。他感觉到我们门里真有东西,于是问了我的师承,没想到他听说过我师父,只是无缘得见,于是让我领着他拜石崇英先生为师,于是他成了我的师弟。
带他拜石崇英先生为师时,我见到师父址在给一个外地来的胖子指导,师父右手食指一敲胖子的小臂,胖子就一缩胳膊往后退,显然是怕疼。我一问,才知道他是从山东烟台来的退役的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在杂志上看到了石老师的消息,来郑州拜会石老师学拳,在郑州住了一个月才走,后来没再见过他。
因在拳场上看别人都打套路,而我直到这时我还没学一个套路,太极、八卦、形意的都没学。当时很想学,平时有人见我练功了,问我练的是什么,我说太极、八卦、形意,人家说你表演一下看看,自己却不会,也的确不合适。恰好这一年师父教太极拳,于是经常到学校跟着学,大概两个月时间就学完了,在师兄弟面前一打,师父表扬我说,你们看他刚学会就打这么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先练功夫再学拳架不窝工吧!
大概是2000年春天,当时在明鸿新城练拳的一个老太太说,有个全国推手冠军叫丁汉杰,在郑州没遇到对手,把某金刚的大徒弟都给打败了,说在紫荆山百货大楼后边的金水河边上练拳。我听说后,心想不能错过见高手的机会,就于某一天的早上到了那个河边,去了三天,终于在早上见到了丁汉杰,他带着两个中医学院的学生练推手,用手握住学生的食指走立体米字型。我当时有和丁切磋一下推手的想法,但最终没有和他推,一是知道他是全国冠军有点怯场,二是在他的拳场他还正带着学生训练,三是刚恢复练功怕代表不了师门的功夫。总之,我失去一次和高手切磋的机会,现在想起来还有点遗憾。不过我们互留了电话,联系了好几年,现在中断联系了,听说他现在在北京。现在知道他是田金龙的学生,真是明师出高徒啊!
gao1357810
2016/9/14 14:17:40
我那时练功十分刻苦,当时办公室在14楼,一般上楼都是步行练着功上去,比在平地练更吃功夫。因晚上应酬多,时间无法保证,我习惯早晨练功,为此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不论春夏秋冬,练功一小时半左右去上班。尤其是冬天,5点闹钟一响,第一反应就是坐起来,到洗水间用凉水洗去睡意,穿衣到明鸿新城练功,那段时间基本上能保持晨练一个半小时。那时在广场一起练拳的有两群人,一群练某拳的,另一群是练某某某某太极拳的。在广场练拳,最烦的是别人乱指点,我练的是基本功,后来也打一趟杨氏活步老架108式太极拳,旁边练某拳的一个教练,总是给我指点,说我这不对那不对,我说:“我们就是这么练的,要不咱们试试?”教练不敢试。过了几天,早上我起得特别早,天刚蒙蒙亮,练某拳的队伍中有个练W氏的男的,说自己练W氏太极20多年了,什么没见过,就是没见过我这么瞎练的,三番五次说我练得不对也就算了,还说我净是瞎练。我那时年轻气盛,于是提出和他试手,他倒也爽快,刚搭上手,我一个左右扑面掌打得他倒退了好几步,和他一起练拳的几个人马上围过来把他拉走了,说算了算了,各练各的吧!
练得正起劲,没想到被亲戚家的狗咬了一口。亲戚家的狗是个母狗,平时到他家,这狗都很和善,围着我嗅一圈,摇着尾巴就走了。这次不知怎么了,我刚走到门口,他又过来围着我,我以为它还会像平常一样嗅一圈就走呢,没想到冲我小腿就咬了一口,掉了一大块肉啊!一问才知道这狗刚下了崽,护崽心切,六亲不认了。有人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要我说武功再高,也怕偷咬人的狗,你根本没有防备的心啊!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能够伤害到你的,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对他没有任何防备的亲密朋友。
被狗咬了腿,功夫是没法练了,休息吧,大概一个多月才长好,长好后继续练,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从那时开始,每天都坚持练,一年365天练了364天,直到感冒重得实在起不来了,才休息了一天。没想到这一休息,却牵出一场与高手的切磋。
ladykaka
2016/9/14 18:54:50
佩服!
lmflmer
2016/9/14 23:52:02
感冒重得实在起不了床了,就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又到广场,一看立了一个X展架,我好奇地上前去看内容,原来是某地某氏太极拳的广告,我认真地读着内容,这时一个徒弟模样的走过来,问我是不是想学拳?我说不是,只是好奇看一下内容。徒弟就给我介绍他们的拳如何如何好,我说不用了,我瞎练练就行了。徒弟还跟着我介绍,我说那咱俩试一下吧,太极人之间的试一般都是推手,推了一会儿,他不行,就指着另一个男的说他师父行,让我和他师父推手。于是我和他师父推了起来,结果是平局。后来一问,原来是某地某氏太极拳郑州辅导站的总站长M,我们互留了电话,他还给我了个名片。我们聊了很久,知道他也是个潜心追求武功的人,原来在省直某事业单位工作,为了推广太极拳辞去安稳的工作,带着徒弟到处推广,非一般人可以做到,这点让我十分钦佩。后来联系了几年,现在失去了联系,据一个师弟说现住他家楼下,现在和我师弟推手不分伯仲。某地某氏太极拳还是有功夫的。
练功是比打套路出功快,但好多人看不懂,总容易招来一些事。某报社一名职工,练形意拳、太极拳和气功的,原来在金水河边练拳,因在明鸿新城有套房子,偶尔过来看看,那天早上恰好遇到我,看我练完功,就问我是练的什么,我说太极八卦形意,他说没见过这样练的,搭手试试如何?我说可以,一搭手我右臂就把他压坐地上了。他站起来说了句十分有趣的话:“我经常和其他门派的玩推手,一搭手,某拳的劲像木头棍,某地某拳的劲像尼龙棍,只有和你搭手,感觉像是棉花裹着的铁棍,喝了一辈子羊肉汤,今天终于喝着正宗的了!”我问他何出此言,他说书上写的绵里裹铁劲,我和那么多人试手,今天算是碰到了。此君因练气功,说我气场很强,我说我从来不知道。后来遇到我,他又故意让我压压他的手臂,还非要我到他家给他镇镇屋里的气场,我执拗不过他,又不好破了友谊,只好随他到他家里坐了一会。
我练功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有一个懂的。有天早上,我练完一个小时基本功后,接着盘八卦圈,盘得很慢。旁边两个人站着看,一个中年男,一个五十多的妇女。看了五分钟左右,中年男走了,边走边说练的啥呀,瞎胡练。旁边的妇女对中年男说:“你不懂,他练的可是正宗的功夫!”我一听,心说这女的不简单,便问她是哪里人,她说是焦作人。我又问她是不是陈家沟的,她不置可否。就这样我盘了半小时八卦圈,她站在旁边看了20分钟。这个妇女真不是一般人!
2000年秋天,我到师父拳场练功,师父让我过去给我领手,领了一会,照我身上打了三掌,胸前一掌,两肋各一掌。我心想:是不是哪方面做得不好得罪师父惹师父生气了?不然为什么打我啊?刚起这个念头,师父就对我说:“你可以出去和门外的玩了,师父打不伤你,别人也打不伤你了。”哦,我恍然大悟,对师父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父原来一直说“功夫越高,对师父的感激之情越深。”原来一直没有体会,这次是真正地体会到了,随着以后功力的逐步加深,这种体会也越来越深。
一次在师父的拳场上,省某电视台记者刚拜师入门,想试试劲,试完还想试试能不能打。当时在场的师兄弟不多,我就上去和他试,双方站定,我一个抽换,再一个左斩式,右手就搁在他脖子左侧了。后来这个记者不练了,估计是受不了这份苦,以后只是在电视上偶尔见见,生活中再也没遇到。虽然这次最接近实战,但我知道在实战上我还差得很远,空有一身功夫,不会用也很着急啊。师父教的步法和打法都是好东西,但在会用之前还得从招法入手,在这一点上有点欠缺,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有些师兄弟中间入了别的门,不过真正武痴的,打到最后又回到我师门了,因为经过实践检验后,还是觉得我们的东西更好些。后来经过我重回师门的就有3个。
我的师兄弟大多是男的,但也有几个师妹,其中一个是路北一所学院医务室的。医务室的师妹是云南人,功夫练得也不错,只是和她推手时她总是丢。这年夏天,我和她推手,当时都穿短袖,我左手截她右臂,右手截住她的左肘,天热有汗,她觉得截住难受,左肘贴肋往里一收,我的劲没收住,右掌贴到她脸上了。接着又推,这次是正面卡住她双臂,她右手又一丢,我右掌又差点按在她胸上。她倒没有在意,我觉得没法推了,就喊停不和她推了。后来她调到北京工作,再也没有见过。
2001年,因原来的广场改造,练功地点在WB广场和东风渠边两个场地,我因参加驻村工作,只要回郑,便有大把时间两边跑。我这个时期的推手主要靠功力和对方顶牛,几乎不避让不化对方的劲。水校王师弟原来练陈氏四年半,后入我师门,他刚拜师不好意思找石老师试劲,便于一天早晨在WB广场找到我,和我推手。我欣然应允,他推不过我,却爱和我顶,我也不客气,和他对顶玩了半个多小时。第二天早上我又见到了他,对他说:“咱们再推推吧?”他摇头摆手,说:“昨天推了半小时,到现在还浑身酸疼呢!”后来在东风渠边又和他推了几次,他再也不和我顶了,后来还帮我拍了些打拳的视频,这也是我最早的练拳视频资料。
2001年上半年,因为刚到WB广场练功,很多人不知道我练的是什么,那时的早晨老头老太太到广场活动的特别多,我去得晚点就没地方活动了,好在练功占的空间小,我就在一老太太不远的边角练了起来。过了十多分钟,老太太站起来走了,边走边对我说:“我的天呐,你这练的啥啊!晃得我头晕,我走了,你练吧!”我当时一听就忍不住哈哈笑了,心说对不起了老太太,不是有意的,实在地没地方练了,我们平时就是这么练的啊!
在WB广场练的有一个多月的样子,有位好心的男子过来,一米八多的个子,头稍有点歪,我知道他是旁边练某某太极的。他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我看你整天在这里练,也不打拳路,你到那边跟我师父学吧!”我说没事,我就是瞎练练,玩的。他太热心了,一直站在我身边说了三遍,最后一遍还加上了一句“你整天这么练有啥用,多浪费时间啊!”我笑着说那咱们试试吧!于是搭手,只几下,他就退到草地上两次。回到他练拳的地方,对他们的人指着我说着。后来和他一起练拳的小X,吃过晚饭在广场见到我,说:“听有人你功夫很好,咱们试试吧?”我说可以,一搭手像推磨一样转了一圈,他根本就没有抵抗的能力。去年11月的时候,我又见到了这两个人,我打了遍拳,高个子看了后说你这拳他打不了,之后互留了电话,文人相轻,武人相重,算是朋友了。
从那以后,在WB广场练拳的就知道我不是瞎练了。有一天早上来了个法国人,1米9多高,说是喜欢中国功夫。有个人指着我说他练得不错,让我和他推手。我心想他个子再高也得应战啊,不然就丢人了。推手讲究根劲,他个子虽高,不是对手,对我推到草地上两次。第三次他一开始就弯腰双手抱我的右腿,我虚着右腿往他裆里插,这是防摔的好办法,同时右手按住他的头,左手搬住他的屁股。这时他停了下来,用生硬的汉语说:“我~不做了,再做你就倒了。”我说:“你再搬我的腿我也倒不了啊,我们平时专门练一个腿站立的,况且插在你两腿中间,你不好摔倒我啊!我要是右手一按你的头左手一搬你的屁股,你也倒了。要不咱们放开手试试,散打知道不?”法国人也听不懂,其实那时候放开去和他散手,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毕竟那时师父教我的东西我还用不好。后来通过手脚比划,他好象明白了点,然后摇摇头说:“我不喜欢散打,我喜欢中国功夫,真正的中国功夫!”这老外把我也弄迷糊了,散打和中国功夫区分不开吧,散打只是中国功夫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不过我懂他的意思,他追求的是人体所拥有的超出本能的东西,是中国功夫中的内在表现形式。
我法国人刚切磋完,一旁一位大个子向我走来,说咱们玩玩。一打听,原来是附近某大学工作的L,练形意的。和他推手我总是丢,一丢我就发寸劲轻点他,围观的人说老L你不错啊,能和他推这么大半天都不倒。L苦笑着说:“你们看不出来啊,我都挨了十几捶了。”
这么比试切磋下来,自己也有点迷惘,难道内家拳的切磋方式只有推手吗?真正脱手打起来管用吗?不同派别的推手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我们的推手就是接触的散手,一丢就打,但这在国家体委的推手规则中是犯规的,要扣分的。有些门派的推手一上来上身就不要了,任你打,就是抱着你摔,我认为这样的推手失去了其技击意义。但我们的推手能练出真正的技击功夫吗?能,但是太难了,如果没有经常的实战,靠推手出散手要走很远的路。石老师教的步法就是阵法,打法就是兵法,都很好,但需要功夫练到一定层次才能用得上。在有功夫之后到一定层次之前,师父教的东西用不好,实战效果就大打折扣。尤其是没经过实战的,上来一打,不出三招,见对方出拳出腿扭头就跑,这样只有挨打的份,所以还要多实战。幸好当时石老师收了个市武协的散打运动员徒弟,这位师弟当时有19岁左右,练功间隙,我向他请益,问了许多诸如头部三角区如何练抗击打、实战中有什么技术之类的问题,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实战方面的知识。赵师弟原来也练过散打,实战高手,有空就向他学习,他教我一些实战技巧,我把练功中的一些体会作技巧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他,师父曾说过师兄弟之间互不传艺,想想有违师父教诲,在此赔罪了,同时也谢谢指点我实战的师弟们。
从此以后,每每正面遇到人,我就用意念练习攻击,寻找对方的重心及攻击角度,闲暇时练习空击,练习组合,练习不眨眼,练习小腿硬度。作为武术,一定要能实战,一定不能固步自封,善于汲取其它各派博击术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有些门派的技法你不一定要苦练,但一定要知道,所谓拳打不知,你不懂人家的东西,真正打起来就容易中人家的道,入人家设的局。你懂了人家的东西,虽然你用得不专业,但至少你可以识破他的计谋,知道从哪些方面防他。比如传统武术招式中几乎不护头,但在现代博击中,身上抗击打能力再强,不护头也会被散打高手瞬间KO,我就在华联大厦亲眼目睹了打过武林风的王知亮被一个65Kg级左右的年轻人一个高鞭腿给KO了,王知亮在现场迷瞪了好久才站起来,走路还不那么顺便呢。所以实战中,不论太极也好、八卦也好、形意也好,所有的招式应用时都要变化,用完立即收回护头,这是博击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不跟随这样的趋势,一味地按照传统的东西去打,吃亏的还是自己。
coomady
2016/9/15 10:02:13
生人不能乱试手,熟人自然可以。因为找某党校Z处长办件事,办完之后请他吃饭,席间说起武术,才知道他也练某氏太极,他一个亲戚就是某武警部队的教官,从小就跟着他亲戚学些散打擒拿的招式。他问我练什么太极,我说是杨氏,他笑了一下。唉,杨氏都被国家体委给推广坏了,怎么一说杨氏大家都觉得是老头拳呢?因为他是我老乡,关系又比较好,吃饭也没找别人陪。饭后我就要走,他拉着我到他办公室。他办公室不大,十平米左右,有两张书桌,一台饮水机,剩下的空间很小。他说咱们推手玩玩,我说刚吃过饭太撑了,改天再说吧!他说没事试试,我也不好拒绝,那就推吧。我那时仗着自己功力大,从来不化对方的劲,一搭手就和他顶,他也化不掉我的劲,也不敢撤掉他自己的劲,我养成了见丢就打的习惯,一撤劲就是一拳。第一次他没顶住,退到墙边。停了一会儿,他说再试试,这次他和我一搭手,身体前倾60度左右,全身扑到我身上。我说过没有化的习惯,我立身中正,是的,我们就是这么要求的,推手身体也不前倾,他比我稍高,身体壮得很,我看他使出全身的劲还是推不动我,我的机会来了,我左腿站定,左手顶住他的双手,右腿弧形上步,右手搬着他的右肩一个脆劲,他立即旋转180度倒在我怀里,我右手一沉往前一推,他又旋转180倒在办公桌边,后腰顶在了桌子角。过了一会儿他还要试,这次我压根不给他顶的机会,双手捧圆,一个穿掌他又旋转180度,我又一推他的腰又顶在了桌子角上。停了片刻,他问我你这拳能打不能?我说可以,就是地方太小了。他说没事试试,他一出拳,我一个鞭子劲截在他的小臂上,他捂着胳膊说不玩了。从此后每次见面,他都会叫我陈老师,每次打电话一接通,也必叫陈老师,还动员我的老乡向我学习功夫。
2002年的时候又到关虎屯公园练,遇到一个陈家沟的老头,说是老头感觉年龄也不算太大,只是头发白得多。有天早上我看他打一趟43式太极拳,打得非常漂亮。我边练功边对他说:“咱们换拳吧!你教我你的43式,我教你我的108式。”他说:“我教你43式可以,但不学你的108式,我要你教我正在练的东西。”我一听,觉得这老先生不简单,能够看出来我练的是宝贵,也不是一般人。但师父有规矩,门里功法非入门弟子不传。于是我对他说:“我练的不能教给你,师父有话在先,不能外传,我们的太极拳也很好的,正宗的功夫架。”他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只要我正练的东西,于是换拳一事也就泡了汤。
这个时候,单位同事和周围同学也听说我练拳了,有时一问我练什么的,我就说是练杨氏太极的。他们一听就轻蔑地一笑,软绵绵的拳能干啥?这么年轻练老头拳干啥?一连串的问题。我一笑置之。一次聚餐时有个同事,虽然不一个处室但也是领导干部,说得有些过了,我就说那试试吧!他说怎么试,我说在这屋里,只要你不往地上躺,我让你到哪里你就得到哪里!他一听一百个不服气,一搭手,没出一分钟,我就让他到了指定的地方,一手把他按在墙上。他还不服,再试,还是到了我指定的地方。这种让别人到事前指定的地方,赢是赢了,但也伤了和气,不是关系特别好的同级,最好别用。
2004年秋,应邀赴焦作讲课,接待的领导说不给讲课费了,想到哪儿看看可以给安排,算是讲课费。我说看看陈家沟吧!于是安排车辆,我和同事一起在温县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到了陈小星的武馆。先是看了陈家祠堂,据说平时是不开放的,我看了半天,因为当时陈正雷在郑州风头正劲,所以留意看了一下,没发现有他的名字,却有王西安的名字。我问了陪同人员,没有得到答案,不知现在陈家祠堂里有没有陈正雷的名字,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一个迷。看完祠堂,王老师陪同到了杨露禅学拳处,在他的要求下,我掐头去尾打了几个杨氏太极的动作,王老师一看,说我至少练过二十年的拳。他哪里知道,那个时候我刚学会套路不到5年,且平时基本不练套路,有时怕忘了才打几遍拳。最后到他们的练功场,他们让我上去和学员玩玩,我没玩,伸右手给了站在我身边的王老师一个刚劲,王老师不动声色地给化掉了,这些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而我们俩却心领神会,陈家的化劲的确不错。和我一同去的同事不是练武的,他上场和学员玩了一下,没过三分钟,被学员一个引进落空紧接着一个进身靠给弄退了两三步,嘴上也受了点小伤,就不再玩了。然后陈小星老师出来和我们见面,我问了他们学员练拳和生活的情况,知道他们学员每天要练25遍左右老架一路,十分刻苦,真的让人佩服。临走时送我一套陈氏太极拳的光盘两张,并说:“你姓陈,应该学陈氏太极啊!你要学的话我免费教你,随时可以来。”一个人练什么武功,一是靠缘份,二是靠见识。有些人有缘份,却因为自己的眼光没有学;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却因为没有缘份学不到。法度有缘人啊!在此,也谢谢陈小星大师和王老师,他们是好人,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钦佩。
solistome
2016/9/15 14:28:53
离开陈家沟的路上,随行的司机也是练家子,好象是练通臂太极什么的,他一直夸我懂武行的规矩,我说是啊,人家开武馆,你没练过的可以上去试试,练过的上去试,输了还好说,你要是赢了人家,人家的武馆还怎么开?所以比武也好,切磋也好,要选别的地方,不能断了人家的财路,这是习武之人的规矩,也是武德。你练得再好,总有比你更好的。王家卫说得好:“功夫这事,就是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有资格说话。”文人相轻,武人相重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年龄的的增长,渐渐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几乎不再主动找人切磋了,就是有人切磋也不再和人顶了,就是同门师兄弟在一起推手,遇到劲也是柔化,宁输不顶。但我推手时就是按接触的散手练的,有师弟就说过我的散手意识强,没办法啊,我这个年龄,年轻时没练出好功夫不敢上台实战,现在得到点功夫年龄却大了,顾忌也多了,不是逼到墙角基本上是不出手了。也可能练内家功夫的确能改变心境吧。
此后很平静地练功打拳,把练功生活化了,把练功当成了生活禅,练功就是修行,是性命双修,既又修身体,又修心性,随着功力的增长,对师父的感恩越深,越来越觉得能有缘学到这样的真功夫是今生最幸运的事。得到功夫后,再想想当年付那么贵的学费,忍受那么多的苦累付出那么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有人会说当年的学费贵,但比起付出了学费学了一身花架子来说,还是便宜太多了。当年多付出的只是金钱,而学不到真功夫付出的却是宝贵的时间。当年的每月20元算是贵的,现在每月20元还算钱吗?连手机费都不够!不过我们这些老徒弟不用师父要求都主动涨师父费,包括下岗后生活十分困难的师兄弟,都按时按点地交费,什么都可以省,这个不能省,这是一份心意,是一种对功夫生生不息的追求,是一代人在传承功夫过程中的时代记忆。
2014年9月,师兄提出要办个功夫馆,我提议就叫崇英功夫馆,在我的督促下,崇英功夫馆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试运行,招了第一批学员。在馆里教拳的我们6个师兄弟全是义务教拳,算是青年志愿者,分文酬劳不取,重在传功夫、送健康。第一期学员入学时基础较差,3个月下来,个个拳打得有模有样,我们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赞扬。我们只收取低廉的费用,用以维持场地费、水电费等开支,学员学习期满后,免费继续跟班学习。有些打得好的学员现在还是我们的助教,再教新学员的时候也省了我们不少劲,在此谢谢她们!
2015年1月11日,一个师弟带了一帮朋友来馆里,中午要请我们吃饭,说是来谈拳论股。当时我们也没多想,以为就是来玩玩,嘴上切磋切磋,没想到不是那么回事。当时我一个人在馆里值班,第一个过来的是老N,某著名金刚的徒弟,到馆里问我们练什么拳,我说杨氏活步老架108式太极拳,也叫杨氏大架太极拳。N在屋里踱了内个方步,拿出他打拳的视频资料送给我们,有点让我们观摩的意思。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他带的高手Y,还有几个和他一起练拳的人。经常和师弟玩的X也过来了,他练某某太极拳的。在N的提议下,我们每人打了一段太极拳,之后是一阵冷场。我心想来的都是客,既然来了,光动嘴肯定是不行的,肯定是要切磋的,虽然只有我自己在场,但也要把场子撑起来。我一看他们一行人Y最高,N最壮,我就让N过来,说:“你们几个你最壮实,又是名家高徒,你来试试我们的抗击打能力吧!”N于是走过来,先打了一拳,我说:“你不用怕,使出全身的劲只管打,打坏了不让你赔。”于是他加大力量,在我膻中穴位置打了3拳,接着用弹抖劲在我腹部打了6拳,然后停了下来。我问他想不想试试我们的打击能力?他没接话茬扭头退到圈外。接着N、X和Y互相推了推手,过了一会儿,我让N过来,我捧圆站着不动,我说你来试试我们的捧劲吧。他过来一碰,自己退了三、四步。这时,外出买东西的师兄和师弟都回来了。赵师弟和X及N分别玩了一会儿,就到院里的小食堂喝酒去了。
席间把酒言欢,我那一屋都是喝酒的,我一个人陪他们几个,又到邻屋给Y他们敬了一圈酒,估计我已喝了七八两白酒,有点晕头转向了。我以为他们饭后就走,没想到Y意犹未尽,又拉着我G师弟和Z师弟推手,最后把我师弟的棉袄袖子都撕破了。我师弟把袄脱掉想继续给Y玩,Y摆摆手不和他玩,用手指指着我让我上。我当时争胜心起,加上酒劲上头,因为两个门派推手规则不同,我一搭手就卡住他,迅速让他上墙,所谓上墙就是一手压住他另一手腾出来做攻击状。我对他说:“可以了吧?”Y不服,说刚才没准备好,再推。我说行,于是继续切磋。再一搭手,Y吸取了教训,身子来回扭化我的劲,下边用脚顺步绊我,我步法比他更灵活,步步卡他的中线,没出三个回合又卡住他,他无还手之力步步后退,我又准备让他上墙,和他一起来的N喊停,说不玩了,他们几个人就走了。
可能Y觉得输得有点不好看,后来没再和我联系过。N比较大方,我们现在成为好朋友了,后来又带状回族七式拳的传人到馆里切磋过,切磋完之后喝茶谈拳,其乐融融。习武之人就应该这样,输技不能输人,凡事都要有度。那天如果我不喝多酒,也不用会上墙的方式赢Y;如果Y和我师弟切磋后不指着我让我上,我也不会和他切磋。一切都是缘吧!输了的好好练,赢了的也别骄傲,拳无好坏,功夫有高低,不论什么拳都是好拳,就看你门里功夫失传没失传,你下苦功夫练了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