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an61198
2015/12/21 0:05:30
缘起:
我毕生热爱经典,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四方远行。
经典是美的,教育是美的,远行是美的。
正如一句名言: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把高贵的生命与美好的学问相结合。
为了把经典——教育——远行完美地结合,我心中萌生了“《论语》千校万里行”的设想,就是说,要以文化苦旅般的精神追求,以徒步远行的方式,以传播经典为使命,背上行囊、背上《论语》启程……
把这部东方圣经传播到中原1000所学校去。规划中:
要拜访中原最大的大学,
要拜访中原最小的小学,
要拜访中原最偏远的学校,
要拜访中原最贫困的学校。
假如平均一天拜访一所学校,则需要1000个日子。
假如平均每所学校相距10里,则需要徒步10000里。
这是一次文化长征,这是一次精神苦旅,一次青春岁月的壮游,走过千山,涉过万水,要把几近湮灭的经典的种子,撒遍中原的山山寨寨。
也许,我的选择必定会遭遇种种的困厄、挫折,乃至于磨难,甚至艰难险阻,我想我会立定脚跟,永不动摇,心中只咬定一个信念:把经典传播出去,把《论语》传播出去,把古圣先哲的智慧,早一日传播到遥远的贫困的山村学校,以滋润生长在那里的无数个童年。
2013年之夏。北京。当我听王财贵教授说熟读一部《论语》,即可弥补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即可削减城乡教育的巨大不公,即可开发山村懵懂少年的生命潜能……当晚,我失眠了(在长城脚下一处大学校舍里,辗转反侧),我决定提前这一计划的进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四十年前,我同样是偏僻山区小县的一个农家少年,正是因对经典的一生衷爱,从而改变了命运,催生了光彩的人生!——我的经历证明,今天我传播经典的抉择是真诚的,是被证实了的。
教育是一种点燃。经典则是点燃生命最恰当、最光辉的火种。
秋风起兮,岁不我与。我听到了远山的呼唤,听到山区孩子的呼唤,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我要把最美好的学问,带给那里像当年我一样的、奔逐在春风里的、山花烂漫般的孩子们,带给那里的最高贵、最纯洁的生命。没有别的,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一种精神反哺,一种文化回归。中国经典成就了、成全了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清醒而高贵的生命,我一切的努力,只是对中国文化的回报与感恩,只是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与使命......
一位哲人说:人生最不能忘记的两日是:你的出生之日,发现你为何出生之日。知命之年,蓦然回首,我发现自己是为传播《论语》而生的。陶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东海。
杜诗云:飘荡云天阔,沉埋日月奔。
精卫,禽鸟而已,竟志平东海!
《论语》千校万里行,嵩岳黄河,走过千山,涉过万水。
《论语》千校万里行,遂我平生之志:飘荡云天,传播文化。
“《论语》千校万里行 ”由王福琪老师发起。
王福琪老师:
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执行秘书长
河南省文化厅艺术中心客座教授
河南网络电视台国学频道文化顾问
中原读经中心主任
在青春的岁月中,留下一份永恒的记忆。
在田野与树林中穿行,将文化传播到中原大地的村村寨寨。
是一次文化长征,是一次精神苦旅,更是一次生命的成长!
心动了吧!快加入我们吧!一起在路上……
志愿者咨询电话:
155-1562-1577 张老师
185-3893-6355 苏老师